食品饮料行业纯净水设备的介绍
反渗透技术是当今较先进和较节能有效的膜分离技术。其原理是在**溶液渗透压的作用下,依据其他物质不能透过半透膜而将这些物质和水分离开来。由于反渗透膜的膜孔径非常小,因此能够有效地去除水中的溶解盐类、胶体、微生物、**物等,去除率高达97%-98%。反渗透是目前高纯水设备中应用较广泛的一种脱盐技术,它的分离对象是溶液中的离子范围和分子量几百的**物;反渗透(RO)、**过滤(UF)、微孔膜过滤(MF)和电渗析(EDI)技术都属于膜分离技术。
反渗透(膜分离)技术的应用使反渗透纯水设备从传统的阳离子交换器、脱碳、阴离子交换器、复合离子交换器得到了一次进步。近年来开始在国外推广应用的EDI(电去离子)技术,则是**纯水制造技术的一次革命,从此进入了一个*再生化学品,而能生产出高达18mω·cm的**纯水,用于半导体、集成电路等行业。国家经委也已将反渗透+ EDI成套技术的应用列入国家重点推广范围,对使用的企业给以政策上的优惠。
食品饮料行业纯净水设备的典型工艺流程
1: 预处理→反渗透→纯水箱→离子交换器→紫外线杀菌→纯水泵→用水点。
2: 预处理→一级反渗透→二级反渗透→纯水箱→纯水泵→紫外线杀菌→用水点。
反渗透膜在水处理应用中的几个常见问题及解决
1. 反渗透系统应多久清洗一次?
一般情况下,当标准化通量下降10~15%时,或系统脱盐率下降10~15%,或操作压力及段间压差升高10~15%,应清洗RO系统。清洗频度与系统预处理程度有直接的关系,当SDI15<3时,清洗频度可能为每年4次;当SDI15在5左右时,清洗频度可能要加倍但清洗频度取决于每一个项目现场的实际情况。
2. 什么是SDI?
目前行之有效的评价RO/NF系统进水中胶体污染可能的较好技术是测量进水的淤积密度指数(SDI,又称污堵指数),这是在RO设计之前必须确定的重要参数,在RO/NF运行过程中,必须定期进行测量(对于地表水每日测定2~3次),ASTM D4189-82规定了该测试的标准。膜系统的进水规定是SDI15值必须≤5。降低SDI预处理的有效技术有多介质过滤器、超滤、微滤等。在过滤之前添加聚电介质有时能增强上述物理过滤、降低SDI值的能力。
3. 反渗透膜元件一般能用几年?
膜的使用寿命取决于膜的化学稳定性、元件的物理稳定性、可清洗性、进水水源、预处理、清洗频率、操作管理水平等。根据经济分析通常为5年以上。
4. 膜技术具有怎样的分离能力?
反渗透是目前较精密的液体过滤技术,反渗透膜对溶解性的盐等无机分子和分子量大于100的**物起截留作用,另一方面,水分子可以自由的透过反渗透膜,典型的可溶性盐的脱除率为>95~99%。操作压力从进水为苦咸水时的7bar(100psi)到海水时的69bar(1,000psi)。纳滤能脱除颗粒在1nm(10埃)的杂质和分子量大于200~400的**物,溶解性固体的脱除率20~98%,含单价阴离子的盐(如NaCl或 CaCl2)脱除率为20~80%,而含二价阴离子的盐(如MgSO4)脱除率较高,为90~98%。超滤对于大于100~1,000埃(0.01~0.1微米)的大分子有分离作用。所有的溶解性盐和小分子能透过超滤膜,可脱除的物质包括胶体、蛋白质、微生物和大分子**物。多数超滤膜的截留分子量为1,000~100,000。